事實也是如此,往往炒作的東西都具有話題性,無論效果的好壞,總是能惹得一地雞毛,尤其是在話題眾多的食品行業。有時候炒作往往成了“負面”的代表,甚至是傷了行業的發展…… 味千“骨湯門”涉嫌被炒作? 7月開始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快餐業、調味品行業“熱鬧非凡”,接二連三的味千“骨湯門”、肯德基“豆漿門”和山西陳醋“勾兌門”等事件像是“前赴后繼”般的曝光在大家眼前。對于頻度如此大的有關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有很多評論家和網友開始相對理性的去探討和尋求事件的真相。并有很多人認為某些事件有炒作的“嫌疑”。 事實上,通過對事件發展歷程來看。人們提出這樣的觀點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以味千“骨湯門”為例。骨湯門事件的起因是因有人爆料味千拉面使用的湯底是用原液勾兌的,而非像廣告上說的豬骨現熬成,一經爆料,便火速被各媒體轉載,變成了一個“門級”事件。在味千方面做出聲明承認原液勾兌,但聲稱原料為豬骨熬成并無危害,事件欲將平息之際味千“隱瞞門”、“添加劑門”似乎抓準時機、適時的出現在事件發展的“重要點上”。這讓人不能不“大膽”的去猜測這是否是某些人的“惡意炒作”? 假定味千“骨湯門”是一場炒作,這不但使得涉事企業蒙受了巨大損失。更是讓快餐業在消費者眼中看來“問題多多”,妨礙了行業的景氣、阻礙了行業的向前發展。 山西陳醋門也疑“別有用心”? 在快餐業相繼爆出“骨湯門”、“豆漿門”余音未了之際。著名的山西陳醋被其協會副會長爆料陳醋乃是“勾兌而成”。這給行業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但是,在有關人士的澄清和調查下,山西陳醋“勾兌門”也疑存在“炒作”嫌疑。 在事件爆發后,山西醋協有關人士便指出:相同的曝光事件在幾年前就被“吵吵”過,而事實上陳醋是添加了國家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并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此外,有行業人士向媒體表示:王建忠的這番打擊面很廣的言論,目的是為了推廣他“醋超市”中的正牌醋。這些依據看來,“勾兌門”似乎也存在著一些“別有用心”。 天價食品的炒作嘩眾取寵后的厭惡 近些年來,單個需要上百元的蘋果,上千元一公斤的豬肉、牛肉等等天價食品層出不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是2000多元一袋的“涪陵榨菜”。 前段時間,重慶涪陵榨菜推出600克裝沉香榨菜,零售價為2200元,是一款高端禮品榨菜。公司稱,該榨菜以古法腌制,以2月江風自然脫水,然后沉入烏江底,進行自然醞釀,全程均為純手工制造,至少要3年才能釀成。公司認為,高價提升了烏江榨菜的品牌價值,是企業產品的“名片”。 在坊間甚至是很多評論家眼里這是企業的一種嫁接于“文化價值”的品牌炒作。看待這件事情人們不能用好與壞去評定。但是無論其背后有著怎樣的資本炒作,也無論這種炒作是否取得了預期效果,我們都清楚地看到,這不過是有關一包榨菜的“行為藝術”。這種天價的“行為藝術”制造著攀比、虛榮的不良風氣,這并不是一個光榮的炒作噱頭。 天價的炒作或許可以給企業帶來很高的曝光度,提升其品牌的知名度。在與此同時很多受眾的第一反應并不是要去買一包榨菜去試試它的“物有所值”,而是你一言我一語的“口誅筆伐”,甚至是眾多消費者更愿意對此“以腳投票”。有網友開涮說:“即使到太空轉一圈,回來后還是榨菜啊!”甚至質疑,“3年前的咸菜還能吃嗎?”說明大家對榨菜看得清晰,一包榨菜而已,何必這樣拿天價當有趣?! 以超高端、奢侈品玩噱頭的人,即使成功也只能是一時。甚至會破壞了行業的價格體系、引起了同行之間的“盲目攀比”和“炒作混戰”,進而影響了消費者對行業的好感度,阻礙了行業的向前發展。 “炒作”勿傷了行業的向前發展 文章開頭引用了百度百科對“炒作”一詞的介紹,其中“中性”的定位是較為準確的。但也正是因為這“中性”,很多食品行業的炒作往往起到了“事得其反”的效果。食品添加劑行業亦是如此。在“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人們對食品添加劑行業的關注倍增,于此同時,別有用心的人對食品添加行業的“別有用心”也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前些時間的“牛肉膏”虛假新聞報道,人們不可否認“炒作”對食品添加劑行業重大的負面影響。 無論是食品添加劑行業業好,快餐行業也好、調味品行業也好,有關食品的炒作往往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注。所以,“炒作”營銷要慎用,千萬不能阻礙的行業的向前發展。